0898-08980898


名医风采EXPERTS

双节同庆 共鉴中医之光——最美名中医黄德基

咨询热线

0898-08980898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
传真:0000-0000-000

康复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康复案例

微光渐亮!多重困境智力障碍家庭的整合支持个案服务 社工案例计划

发布时间:2025-09-17 05:34:23 点击量:

  服务对象徐某(化名),小学文化,已婚,身体状况良好,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心理极度自卑,回避与陌生人目光接触。

  妻子智力二级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夫妻育有两子,均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碍,仅长子持有残障证。全家的日常生活起居、照料重任完全落在年迈的徐母一人肩上。该家庭深陷经济拮据、照护压力超载、社会支持网络薄弱、成员社会融入困难等多重困境。

  全家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完全依赖高龄母亲的微薄支撑,无力负担基本生活开支、成员必要的医疗费用以及特殊教育支出,长期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

  徐某及其妻儿均存在智力障碍,年迈的徐母是唯一的照料者,长期超负荷承担高强度照护4名智力障碍家庭成员,导致其身心俱疲,照护质量和可持续性面临巨大风险。

  徐某因智力障碍产生严重自卑心理,社交封闭;其家庭成员也因自身状况与外界接触极少,缺乏社会融入感。

  1.协助为未持证的小儿子成功申办最低生活保障(低保),确保家庭获得稳定月度补助。

  2.梳理并协助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妻子:智力二级残障;长子:已持证)申请并落实残障人士“两项补贴”(生活补贴、护理补贴)。

  1.徐某心理与社交增能目标:通过持续稳定的个案辅导,显著降低徐某的自卑感,提升其自我价值认同。愿意与社工、志愿者进行目光接触、能够主动表达简单需求。

  2.帮助徐某掌握2-3项基础社交技能(如:向邻居问好、在社工陪同下完成小额购物),提升其社区环境下的基本交往意愿和能力。

  3.在社工或志愿者陪伴与支持下,协助家庭成员(优先徐某和徐母)逐步参与社区组织的、低压力、包容性强的社区活动,增加社会参与。

  生态系统理论将服务对象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网络中,关注个体与周围环境(如家庭、社区、社会政策等)的互动关系,认为个体问题的产生不仅源于自身,还与所处的多层次系统失衡相关,介入时需协调各系统资源以促进平衡。

  优势视角理论强调关注服务对象自身及周围环境中存在的优势、能力和资源,而非仅聚焦问题和缺陷。它认为每个个体、家庭或群体都有内在的潜能和可利用的积极因素,社工的角色是挖掘这些优势,协助服务对象利用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实现成长。

  社工首次接触徐某家庭时,秉持尊重、接纳、非评判原则,以温和、耐心的态度与徐某及其母亲沟通。通过深度访谈、多次家访、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家庭的经济来源、成员健康状况(特别是智力障碍程度与自理能力)、心理状态(尤其是徐某的自卑与社交回避)、日常运作模式及核心诉求。这一过程不仅建立了坚实的专业信任关系,也为后续精准服务奠定了扎实基础。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社工积极协助小儿子申请低保,收集整理相关证明材料,多次往返社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最终成功为其办理低保,每月获得固定生活补助。

  同时,社工详细解读残障人士“两项补贴”(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医疗救助等政策,协助徐母为符合条件的妻子(智力二级)和已持证的长子准备并提交申请材料,成功申领相应补贴,显著拓宽了家庭的政策性收入来源,基本生存需求得到初步保障。

  考虑到徐某的自卑心理,社工定期上门与其谈心,运用倾听、共情等技巧,鼓励他表达内心感受,肯定其点滴进步,逐步增强他的自信心。还为徐某设计简单的社交训练活动,如模拟日常购物场景,引导徐某在真实的社区场景进行简短、目标明确的互动尝试(如购买一瓶水),逐步积累成功经验,降低社交焦虑,提升实际交往能力与意愿。

  社工积极链接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资源,组建帮扶小组,定期为徐某家庭提供生活照料、心理陪伴等服务。同时,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融合活动,邀请徐某一家参与,增进他们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减少社会排斥感。

  小儿子低保申请成功,家庭每月有了稳定的经济补充,妻子及长子的残障人士补贴等福利政策有效落实,家庭总收入显著提升,基本生活(衣食住行)及必要医疗支出得到实质性保障,生存压力极大缓解。

  1.自卑感显著降低:从回避目光、沉默寡言,到能与社工、熟悉志愿者保持较稳定眼神接触,并愿意进行简单言语交流。

  2.社交能力与意愿提升:在社工陪伴下,能完成基础社区交易(如在小店购买指定物品);社交回避行为减少。

  社区帮扶小组的介入,为家庭提供了更多照护支持,母亲的负担得到明显减轻;社区融合活动的开展,让徐某一家感受到社会的关爱,社会支持网络逐步构建。

  本案例成功验证了整合性社会工作介入在服务多重困境智力障碍家庭中的有效性。通过精准扮演资源链接者、政策倡导者、支持者、网络构建者等多重角色,运用个案管理、心理社会支持、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有效回应了家庭在经济、照护、心理社交及社会融入层面的核心需求。

  智力障碍家庭的需求具有长期性和交织性特点,建立持续跟进机制(如定期回访、资源动态更新)至关重要,防止服务中断导致成效倒退。

  服务方案必须深度契合家庭独特状况与成员能力。例如,对徐某的社交训练需设定更微小、可达成的阶梯目标;对徐母的支持需兼顾其身体局限与心理需求。

  需加强对智力障碍群体沟通技巧、行为支持策略以及多重困境家庭服务模式的专业研习,提升介入的精准度、科学性与有效性。


咨询热线:0898-08980898
站点分享:
友情链接:
电话:0898-08980898
传真:0000-0000-000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医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xxxxxxxx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