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种分类
名医风采EXPERTS
双节同庆 共鉴中医之光——最美名中医黄德基 在这个感恩与团结交织的美好时节,我们共同聚焦一位将一生奉献给岐黄之术的医者——黄德基医师。他以其深...
咨询热线
,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兰州市医保定点医药机构数量持续增长,部分区域出现分布不均、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9月17日,兰州市医保局发文,对医保准入门槛做出重大调整。其中规定门诊类医疗机构需满足服务半径 800 米内无同类型定点机构,并且主城四区原则上不再新增。这一举措背后反映的不仅是兰州市医保资源配置的优化需求,更是全国范围内医保政策调整的一个缩影。
实际上,兰州市此番动作并非个例。近年来,围绕 “15 分钟医保定点服务圈”的构建,不少地区都对医保准入门槛进行了调整。
比如南京市,深入推进 “15 分钟医保服务圈” 建设,在实现乡镇 (街道)、村 (社区) 医保公共服务点建设全覆盖的基础上,与多家单位合作建立医保延伸服务网点。而在建设过程中,也必然涉及对医保定点机构布局的考量,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浪费。
从全国范围来看,像禅城区打造 “15 分钟医保服务圈”,首批 8 个示范性服务点覆盖全区 4 个镇街;双峰县构建以县级医保综合服务中心为 “中枢”,乡镇(街道)医保服务窗口为 “主脉”,村(社区)和定点医药机构服务网点为 “经脉” 的 “15 分钟医保服务圈”。
这些地区在完善医保服务网络的同时,也需要权衡医保定点机构的数量与分布,防止出现部分区域机构过于密集,而部分区域服务不足的情况。
回到兰州市,之所以提高医保准入门槛,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兰州市医保定点医药机构数量持续增长,部分区域出现分布不均、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一些区域医保定点门诊扎堆,导致医保资源浪费,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受到影响。通过设置服务半径限制以及控制主城区新增数量,能够优化医保资源配置,保障基金安全运行,更好满足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
张掖市也有类似调整,虽然不是针对医保定点门诊数量,但其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报销政策和统筹区域内住院医保支付标准进行调整,目的同样是推动参保人员有序合理就医,确保医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安全、可持续。
医保门槛的调整在其他地区也有迹可循。例如,一些地区为了引导患者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避免滥用和浪费,从而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会设置医保报销的起付线(门槛费)。像住院的门槛费标准因地区、医保类型和医院等级存在显著差异,这就是通过经济杠杆调节患者就医行为,防止小病大医,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分配。
在门诊慢特病方面,各地的门槛费标准也不尽相同,且差异源于各地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和病种分类管理策略。部分地区针对不同病种设置不同门槛费,甚至对一些重症取消门槛费,体现对重大疾病患者的关怀,同时也优化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兰州市提高医保准入门槛的举措,是对当前医保定点机构现状的一种合理优化。而在全国范围内,不管是从医保定点机构的布局调整,还是医保报销起付线、门诊慢特病门槛费等方面的变化来看,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更科学合理的医保政策,以保障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提升医保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让医保资源能够更精准地惠及广大参保人员 。
上一篇:传染病防治新法新在哪?
下一篇:辽源市龙山区人民政府